機器人第二人生

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

 

存在主義治療法與飛鷹人 的新關係....

http://bslservice.blogspot.com/2007/11/blog-post_12.html

機器人IMG_0426
得知存在主義治療法的一代宗師「Viktor Frankl、Rollo May」的生命歷程似乎都經歷過「極度的低潮與困頓之後領悟的人生意義」,這也是我的收穫。


尤其在我個人生命與工作生涯中,一樣是遭遇諸多的不幸與低潮經常必須面對「人生的抉擇」與追尋「意義的所在」,在這個治療方式當中,我似乎找到完美解釋與解決之道。


例如:「輔導的個案當中,有大多數是後天致殘的重度與極重度的身心障礙者」,這些受難後的倖存者,經過多年的沈潛養病,面對人生絕對的灰暗面,才鼓起勇氣來到這裡,我必須看到,他的精神裡真正相信「人類存在於世上都是具有意義的」,人可以透過「選擇、自由、責任、自我決定,接受自我的孤獨感與面對死亡的必然。」才能開始進入漫長的輔導歷程。


存在主義治療法這些深具哲學觀點的理論根據,真的很令人激賞,雖然很多人都批評「實在太為抽象」,但是,有些個案必須仰賴這樣的理念存活在世上。


因為,我所知道的個案他們都曾歷經「瀕臨死亡的蔭谷、身體的痛苦永遠無法免除、每日生活如同身處地獄般的日子,無法馬上死亡卻要遭遇時時刻刻的折磨」,這樣的「置死地而後生」者,非常需要存在的意義,必須突破生理的困境以意志力克服虛弱的身體。


例如:我所從事的輔導工作中,團隊必須從事「專業工作」以自身的身心障礙背景來服務其他更為弱勢毫無經驗的身心障礙者,所以這群重殘工作伙伴必須忘記自身的障礙,並且如同一般人工作以獲取工作的意義與肯定,並且與一般人平起平坐獲得尊重與地位。相信這的確有助於病痛的減輕與自我的覺察、勉勵。


關於「自由」的意義,在我輔導的重殘者身上,你會看到不同的解釋,他們在形容自己「四肢癱瘓」的身軀時,必須使用「如同身陷水泥當中的僵硬與沈重」等形容詞,但是精神上對於「自由」的意識卻常使用「在網路工作時就如同飛翔一樣自由」。因此,到底是受限還是自由?端看他的心智狀態而定。


並且,即使是極度重殘者,在工作上,絕對是一種責任的表現,工作上必須有服務的對象,也必須調查其被服務者的滿意程度,服務過程中必須表達自由意志與想法,擔負工作責任、也必須獲取一般工作收入。也就是如同一般人的生活態度,不管身體上的問題多麼嚴重或無助。


特別是我們最近發起的「背叛→第二人生」網路活動,就是針對這一類的對象而設計,其中概念為「背離中途致殘被決定的人生,進入下一個全新的生命歷程」,或許也可以說是「存在主義治療法為社會大眾開一帖藥方」,治療大家的「無力感」與「麻木不仁、不快樂的生活方式」。


天使鷹....歡迎看看 建國中學的存在主義 廢業青年的存在主義,有何異同? more....

建國中學圖書館 -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

V.S

廢業青年日記: [MiffyBeta] 存在主義!

1 意見:

angelefly 提到...

一個用書推起來的「牢籠」,建中青年身處其中、倘佯日光浴。一個被真正牢籠關住,卻要想像「幸福的日光浴」,何者幸福?與存在?

Loading
網友留言: